新闻详情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出台

2022/5/28 22:51:13
, 微软雅黑, 宋体, simsun, sans-serif;">运输要求:运输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

散装运输应符合GB/T30354的要求。车、船等运输工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持清洁、卫生。

销售要求:食用调和油的零售终端不得脱离原包装散装销售。是为了保证食用调和油的品质安全,以防掺杂使假的现象发生。

3.4.8可追溯性要求

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手段,标准中设置了产品可追溯性的内容。(1)每一个生产批次的食用调和油为追溯单元。(2)追溯信息记录按GB/T37029执行。建立完善的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出现食品安全风险时可追溯。(3)溯源样品保存:每个生产批次所用的各种食用原料油和对应加工的食用调和油(包括食用植物调和油)均应封样留存,各种食用原料油样品量不得少于100mL,并记录质量等级和加工工艺信息。(4)溯源食用原料油存储期:应妥善保存,存储期不得低于本批次产品的保质期。便于佐证市场流通的食用调和油商品。

4、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食用油是人们的日常必需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食用油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以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等食用植物油种类为主的消费局面。同时食用油市场开始从卫生、安全用油阶段步入健康、营养用油的新发展时期。具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近1600多个,品牌约600多个;但是食用油产业原料供给、价格竞争、加工能力过剩、质量安全等问题困扰着整个行业。除了质量问题外,食用调和油配比之争与调和油产品冠名不规范等问题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使得国人对食用油的安全空前关注。

食用调和油作为一种的弥补单品种植物油营养单一的食用油品种,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我国消费者的厚爱。但由于食用调和油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使得食用调和油的原料、生产、市场难以监控,应验了“油掺油鬼都愁”老话。消费者很难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大中型诚信企业也急切感到的需要有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技术标准指导生产,规范市场。目前,食用调和油市场主要品质问题:

(1)采用廉价原料随意勾兑现象比较普遍;

(2)食用调和油标签的标识混乱,不真实标注配料,名称与内容不符等;

(3)由于各种植物油混合后很难识别,造成质量监管漏洞,影响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食品安全。

Previous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Next page


相关文章

  •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出台


  • 下一条新闻:食用油

    上一条新闻:食用油新国标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