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出台
食用调和油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用油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脂。
食用植物调和油是引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中对于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定义。
3.4质量要求
食用调和油质量要求包括原料要求、质量指标(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溶性杂质含量、酸价、过氧化值、饱和脂肪酸含量、反式脂肪酸和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和食品安全要求。
3.4.1原料油的要求
目前,食用调和油所用食用原料油有植物油、动物油和新食品原料,本标准规定“所用食用原料油应符合各种食用油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和“新食品原料应符合其公告及相关法规要求”。是因为所有植物果实(籽粒)和动物都有油脂,只有国家、行业颁布相关产品标准的各种油脂才可以作为食用调和油的原料油。
3.4.2质量指标
食用调和油的质量要求不再分类别或等级,设置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价、过氧化值、饱和脂肪酸含量、反式脂肪酸和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等9个质量指标,见表1。
上述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价、过氧化值质量指标的确认,均借鉴植物油产品标准的相关指标。经采集食用调和油生产线的样品分析其品质,结果见表2,均符合本标准表1规定的限量。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显示,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0.4%,比2002年的18.6%有大幅增加;根据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4%;根据2017年11月发布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及2018年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年修订版)》估算,我国已有超过2.9亿的高血压患者,且1/3的人都患有高血压。这表明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杀手,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报告(2015)》指出过量饮酒、吸烟、运动不足、高盐、高脂饮食等均是造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饮食方面,食用油对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是有重要作用的。有证据表明,血脂水平升高,特别是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则与血清
Previous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Next page
相关文章
下一条新闻:食用油
上一条新闻:食用油新国标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