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出台
2018年11月20日起草组向全国油脂生产、科研、设计、质检、流通等37个相关单位发出“关于征求《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意见的函”,回函的单位数22个,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11个。在汇总、处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形成《征求意见稿》。
2编制原则
2.1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方法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写,并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建立在科学研究、验证、充分使用基础上。
2.2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的确定
项目立项后,起草组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整理了现行食用调和油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其中食用调和油的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溶性杂质含量、酸价、过氧化值、饱和脂肪酸含量、反式脂肪酸均采用相关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检验通过引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和规范性附录结合的方式,研究和验证并建立方法。
2.3主要技术内容
4本标准根据我国食用调和油的原料及加工方法,在大量样品检测数据和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和标识、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可追溯性等要求等。
3主要技术内容质量指标的确定
3.1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调和油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和标识、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可追溯性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混合调配的商品食用油。
Previous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Next page
相关文章
下一条新闻:食用油
上一条新闻:食用油新国标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