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未来五年油脂行业发展与转机
2消费发展趋势
2.1居民消费大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并没有均衡地拉动国民经济,消费驱动力偏弱,而投资驱动力和外需出口偏强。以2010年我国GDP的结构来看,消费占GDP比重为47.4%,其中居民消费仅占到GDP的33.8%,这一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占比,因此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采取一系列举措扩大内需,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收入等,这将拉动消费总量大增长。
消费人群具有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基本消费品、旅游消费以及医疗药品消费需求在未来几年将稳步增加;其二,随着1980年至1991年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人群的成长,以这波人群为主的消费高峰已经到来。对于食用油消费来说,由于人群年龄结构变老,功能化和高端油种的需求将会增加。
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未来五年,对于高端奢侈品的需求将大量增加,而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增幅不明显。同时,消费的区域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农村消费的特点是基本需求的覆盖面不断增加,而城镇消费的特点是由基本需求向升级需求演进。以小包装油为例,农村的消费发展特点是渗透率不断提升,城市的消费发展特点是向高端油种升级。值得注意的一个因素是,随着国家倾斜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会缩小,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具有很大潜力。另外,从消费模式上看,由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配套环境的不断成熟,在线消费比例将稳步增大。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的国际化已是必然。消费的国际化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将不断增强“世界市场”的作用,消费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产品;其次是中国消费品将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享用。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消费品牌如可口可乐、百事、雀巢、联合利华、宝洁等已是家喻户晓,而走出国门的品牌寥寥无几,留给我们的是一片广阔天地。
当今的中国已不再是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在吃饱的同时已在考虑如何吃好。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某些企业“利”字当头,不顾消费者身心健康,致使出现多起食品安全事故。政府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公告等严格确保食品安全。
2.2油脂消费趋势
品牌化--以品牌为消费导向
从消费者对食用油产品分类的依据看出,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已经发展到以品牌为导向的阶段,品牌的印象力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选择。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油产品时最主要会考虑品牌(39.4%),其次是油种(32.5%),熟悉程度(27.3%)和
Previous page [1] [2] [3] [4] [5] [6] Next page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下一条新闻:渠道扁平化背后的厂商关系本质
上一条新闻:外资控制中国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