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外资控制中国食用油

2016/3/31 10:48:20

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

  在郭清保的心里,有几个数据让他有些担忧。中国油脂整体保持4%的增幅,而人均消费食用油每年保持5.7%的增长比率。国产油料空间受限,增长主要来自进口油料。 根据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的统计数据,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4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9万吨,十年间增长353%,并呈现不断加速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出现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已由本世纪初的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

  数据显示,世界四大国际粮油巨头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占据我国食用油近70%的生产能力。

  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低于40%。但在我国粮油被外资控制的现状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王瑞元说。

  这亟须国产食用油企业发力。王瑞元认为,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玉米产量居于世界第二位,因此发展玉米油产业是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最佳选择。

  郭清保说,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加大了对小品种油品的支持力度。“除了对大豆、菜子进行临储收购,对花生实行种植补贴,并对茶油发展进行了规划。”

  中国的食用油市场正风起云涌,众多品种竞争的热闹也好,寡头垄断的寂寞也罢,中国食用油市场仍旧充满变数。是做竞争的“先驱”还是“先烈”,关键是谁能在“营养与健康”上做足文章。

  有专家表示,经济条件的改善,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将促进食用油市场的细分。未来将会朝三种趋势发展:一种是单一食用油;一种是食用调和油;第三种是食用结构油,是把油中的一些非功能性的结构转化为有功能性结构的食用油。第三种油的比例将越来越大,中国食用油行业步入第三次消费升级潮,这将影响未来行业格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下一条新闻:未来五年油脂行业发展与转机

上一条新闻:未来五年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