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食用油的健康妙用
油含有哪些成分
油脂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10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酸及这些这些脂肪酸与甘油、甾醇等形成的脂,还有维生素A,D,E,K,和色素等。各个不同的成分都担负着一定的生理功能,一旦少了或者过多,都会引起疾病。
动物油多含棕榈酸、肉豆蔻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因此,人可以不吃动物油,但却不能不吃植物油。所以,营养学家把不饱和脂肪酸陈为人体“必需脂肪酸”。
在油脂中,还含有磷脂。磷脂存在于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粮食和油料中,如大豆为2.8%,油菜籽为1.5%,大麦为0.74%,小麦为0.65%,糙米为0.64,玉米为0.28%。动物食品中以蛋黄、肝、脑和肉中居多。磷脂是人体内一种重要成分,在生理上有重要作用。已知的磷脂内有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等。此外,脂肪中含有的糖及氮的化合物称糖脂,与磷脂同存在于组织中。
脂肪中的另一物质是胆固醇,存在于动物脂肪中,是动物细胞及体液不可缺少的成分。植物油基本上不含胆固醇,而含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本身不能被吸收,而且有预制小肠对胆固醇吸收的作用,这是植物油的一个优点。
此外,平常吃的食用植物油都带有各种颜色,这是因为含有色素的缘故。绿色的是含有绿叶素,棕色的是含有胡萝卜素。棉籽油的深棕色、红褐色和黑色,是因为含有棉酚。棉酚是一种有毒的色素,所以不要生吃棉籽油。、
油在调味中有什么作用
油是烹调的第一用料,任何菜离了油则炒不好。那么油在调味中起什么作用呢?
油在烹调中有以下几种作用:
1.油的传热作用
使菜肴呈现出鲜嫩或酥脆的特点。在烹调过程中,用油脂作为传热媒介的应用很广,由于油脂的沸点高,加热后能加快烹调速度,缩短食物的烹调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适当地掌握加热时间和油的温度,还能使菜肴酥松香脆,因此常用于油炸菜点。烹调时利用油温传热的特点,可使菜肴原料表面蛋白质快速凝固变硬,改变了原料的组织结构,使剞过花刀的原料形成菊花、荔枝、麦穗等各种美丽的形状。
2.改善和增加菜肴的色、香、味、型
油脂可以使菜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泽。例如在制作挂糊上浆菜时,由于油温不同,可使炸制或煎制出的菜肴呈现出洁白、金黄、深红等不同颜色。油可以高于水或蒸汽1倍的温度,迅速驱散原料表面及内部的水分,油分子渗透到原料的内部,使菜点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从而改善了菜肴的风味。香油(麻油)更具有特殊的香味,对改善菜肴的风味,提高菜点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可使菜肴表面色泽明亮
所谓的明汁亮芡离不开油,可给人清爽明亮的感觉,诱发人的感官和嗅觉,增加食欲。如爆、炒、熘等菜肴的烹制,在成菜出锅时,一般都加入一些热油,行话称之为:“打明油”。其原理就是利用油脂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和粘度的性质,使菜肴色泽明亮,并给人以润滑的口感。
4. 有使菜肴保温的作用
油粘度大、散热慢,用来保温是比较理想的。例如:山东菜的油闷大虾,就是采用油脂保温,增加了此菜肴的风味特点,使之在中国菜肴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下一条新闻:糖尿病 食用油与健康
上一条新闻:食用油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