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散装食用油市场多不合格全国呼吁禁止
散装油还能走多远?
近日,由市商委、粮食局、工商局等组成的联合行动组对我市40个区县的散油销售点进行了200组抽样检查,其中约10%不合格。几乎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纷纷提出“禁散”号召——针对容器外包装上未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的散装食用油,责令下架停止销售。
散装食用油,似乎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重庆是否将实行“禁散”令?散装油还能走多远?
90%散装油勾兑了地沟油?
9月13日,公安部破获一起地跨浙江、山东、河南等地的“超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于一体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这些地沟油,多以散油的形式流向了百姓餐桌,“全国所有地区无一幸免”,负责此案的某官员称。被抓的销售地沟油的粮油贩子袁一说,“全国90%以上的散装油都勾兑了地沟油”,“这是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在卖地沟油,价钱那么低,我不卖怎么行?”
相关人士透露,地沟油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肥皂、皮革软化剂等工业产品,不过,在全国范围内,这些正规的化工企业即便受到政府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也普遍无法与将地沟油制造为食用油的不法厂商竞争,原因很简单:后者存在暴利。甚至,将地沟油制造为食用油的不法厂商之间为原料竞争也相当激烈,甚至付诸武力。
地沟油黑幕的揭开,成了全国“禁散”最直接的导火索。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占中国人动、植物油年消费总量的十分之一。地沟油全国严打风波掀开后,新一轮的“禁散”行动也随之在全国多个城市蔓延。
京沪蓉散油已退出主城
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散装食用油已从主城区退出市场,并逐步向区县扩张。
我市粮油协会副会长、粮油协会油脂分会理事长范国新介绍,重庆也一直在提“禁散”,没有实施是考虑到包装油价格比散装油高,对于低收入或小型餐饮企业来说会增加生活或经营成本。范会长说,以一个三口之家的食用油消耗为例,改食桶装油一个月会增加5~10元,小型餐馆成本增加1000~2000元。范会长认为,比起饮食安全,这些开销的增加应该是每个家庭或餐饮企业可以承受的。范会长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对北京、上海等地的“禁散”进行调研,倡议散油退出终端市场。
“大的生产企业和品牌厂家都不会使用散油,散油的成分和质量肯定不稳定。”市调味品协会晏志华表示,以红九九、周君记、胖子天骄等为龙头企业的重庆火锅底料企业已经走向了产业化、工业化进程,食用油的规范早就在多年前就开始实施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下一条新闻:植物食用油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加工布局将完善
上一条新闻:长沙市工商局公布3季度食用油抽样检验合格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