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经销商将企业做大做强策略
笔者认识的几个做的很大的经销商手上基本上都有饮料行业的娃哈哈、白酒行业的五粮液、剑南春(也有茅台、搭配泸洲老窖的)以及地方强势白酒品牌或啤酒品牌、还有经销食用油行业的金龙鱼、保健酒行业的劲酒或椰岛等,这种经销一旦确认,除非是自己的战略出现调整,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把这些品牌牢牢抓在手上并会协助厂家每年实现增长,以巩固自己在厂家心目中的影响力。
做大做强的经销商不会轻易为自己的产品动摇,更不会被那些杂牌子蛊惑自己的军心,一般情况下做得稍微大一点或比较强势的品牌都不允许自己的经销商同时经销两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品牌,要求专业,这也是一般的大经销商为什么只在行业里面做一个强势品牌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就很考验经销商的眼光和选择能力了,如果对行业不熟悉、不了解,很可能就不能够与厂家共同发展了。但也有这样的大经销商因为这种选择而放弃了一些新兴的成长品牌的机会,给自己的未来发展增加了一些强劲的对手。譬如这两年风靡南方地区的王老吉,刚开始也是希望找一些区域市场的老大接招,但人家不肯啊,随着这两年的疯狂畅销,曾经抗拒过的那些老大现在心里那个遗憾啊恐怕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了。
但依笔者的看法,其实大可不必后悔,你只要稳住了自己的市场目标,就不必担心自己的市场地位,这个市场毕竟不是哪一、两个人能控制住的,我们只要做到最大最好就行了。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解决同时经销两个甚至三个、四个竞品的问题,就是单独注册新的公司、成立新的业务团队来独立操作、单独考核,我们也不去压制哪个品牌,全部全力以赴去支持,也许还能够打造更多的优秀品牌,而这个市场仍然在我们自己手上,也解决了厂家不允许经销竞品的要求,前提是我们新注册的公司一定要能够接住这个盘子,不要让厂家对自己的销售失望,能够给到厂家一些东西,厂家也就睁眼闭眼过去了。
三、一定要构建属于自己的业务团队
许多经销商在跟厂家谈政策时一开口就是你支持多少业务员给我?好象不支持业务员这个生意就没办法做了一样,这样的经销商能够做大那也是怪事了。厂家支持的业务员只是起到一个协销作用,真正主导这个市场的应该是经销商的业务团队,如果经销商没有自己的业务团队掌控这个市场,厂家一旦做好这个市场就会让经销商成为砧板上的肉,那个时候你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而且厂家的业务人员是需要经常换防的,如果换防的话你这个市场估计也会瘫痪。还有一点,经销商之所以希望厂家来业务员是为了减少自己应该承担的市场风险,说到底还是对市场不了解、对产品没有足够的信心造成的。我在跟经销商谈这个问题时常常让经销商做一个二选一的方案:一是我承担推广这个产品、运做这个市场需要的业务员的底薪(一般是2~3个人,800~1000元/月的底薪,提成由经销商支付),但经销商的年度奖励要下调2~3%(随产品及经销商的销售基数不同,这个比例是不同的,经销商的年销售在100万以上,500万以下,一般会有5~10%;销售在50
Previous page [1] [2] [3] [4] Next page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下一条新闻:小包装食用油经销商的斟选与管理
上一条新闻:食用油:二线品牌的市场机会